臘味,時間腌漬的濃濃“鄉(xiāng)”味
發(fā)布日期:2020-04-14 瀏覽次數(shù):1910
眼瞅著又要過年了,異鄉(xiāng)人對故土的思念,更多體現(xiàn)在故土的美饌上,不管行走多遠,想念的都是故鄉(xiāng)的臘味。
春節(jié)將至,置辦些年貨,臘肉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,過年吃臘肉,這是幾千年來人們達成的默契和共識。在很多人眼里,臘肉就是媽媽的味道,臘肉就是家鄉(xiāng)的味道。
臘味在中國南北各地都有制作,在南方更加多見。制造臘味的初衷也是為了讓容易腐敗變質(zhì)的新鮮肉類能在南方潮濕的天氣里更好的儲存。到了現(xiàn)在生活水平提高,食物運輸、儲存十分便利的情況下,臘味依然是冬日里必不可少的一類佳肴。
《舌尖上的中國》說:“這是鹽的味道,山的味道,風(fēng)的味道,陽光的味道,也是時間的味道,人情的味道。這些味道,才下舌尖,又上心間,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,哪一種是情懷?!?
與其說臘肉是新年里不可替代的美味,不如說它是故鄉(xiāng)的煙火味兒。
一到臘月,年豬的嚎叫隔三差五響徹村落,菜市場里賣肉的攤位也擠滿了忙著裝香腸的主婦們。
臘 味 就 是 年 味
傳說中的臘味“三巨頭”有:臘肉、臘腸、臘魚。
臘肉:一般為豬肉經(jīng)過烘烤,或者一定時間的日光暴曬制成。所以臘肉的保存時間長,并增添特色風(fēng)味。
臘腸:又名香腸,肉攪碎再灌入腸衣、不加淀粉,可以長時間貯存,醇厚濃郁、回味無窮。
臘魚:將魚腌制曬干后的總稱。鯽魚、草魚、鯉魚都可以制作臘魚,和臘肉、臘腸一樣耐貯藏。
臘味種類十分之多,就算同一品種,因產(chǎn)地、加工方式不同也而各具特色。
徽州臘味
徽州的臘肉也是臘肉中的佼佼者,過夏不壞,不滴油,耐貯存。用料講究,選用當?shù)氐亩ㄟh豬五花肉精心加工腌制而成,太肥或太瘦的厚皮豬都不適宜。
腌制時選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肉,春節(jié)前后天氣晴朗時就將腌制好的豬肉掛出來曬。起缸后,一刀刀的肉就掛在老屋向陽的一面墻上。墻早已是斑駁陸離、破頹不堪了,掛上一溜子此物,真有點“蓬蓽生輝”。
墻上風(fēng)景,碗中餐。斑駁高墻,掛上一整排的臘豬腿、臘豬頭,是美食也是風(fēng)景。臘肉曬好,變黃變香,變?yōu)樯系扰淞希磉M家鄉(xiāng)味十足的徽菜里,味道正宗。